首页 元宇宙 深度观察|高校如何走“超宇宙”建设口号下的发展之路?

深度观察|高校如何走“超宇宙”建设口号下的发展之路?

脸书的母公司更名为Meta已经一年了。虽然Meta前几天宣布裁员数万人,元宇宙平台Horizon Worlds的月用户也…

深观察|高校掀“元宇宙”建设热潮,风口下的发展之路如何走

脸书的母公司更名为Meta已经一年了。虽然Meta前几天宣布裁员数万人,元宇宙平台Horizon Worlds的月用户也不到20万,但“元宇宙”热潮似乎并没有退去。而是从企业走向了大学,越来越多的大学加入了“元宇宙”的建设热潮。

今年7月,香港科技大学宣布启动全球首个超宇宙双校园项目(MetaHKUST),将建立全球首个实体——数字双校园;9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系更名为元工程系;10月,中国首个超宇宙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南开大学启动,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系也宣布新设超宇宙理学硕士学位.高校建设元宇宙的步伐逐渐加快。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高校拥抱“超宇宙”?这是噱头还是真正的出路?为此,杜南记者采访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计算媒体与艺术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元宇宙与计算创意研究中心(Metauniverse Research Center)主任徐斌教授,分析大学涉足元宇宙的考量、优势和前景。

杜南访谈录

杜南:脸书的母公司更名为Meta。仅在过去的一年里,《超宇宙》就在全球呈现出火热之势。在你看来,超宇宙的魔力在哪里?为什么有必要建立一个超宇宙?

徐斌:《超宇宙》看似是去年突然火起来的,其实它的发展有一个必然的趋势。

我觉得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疫情下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憧憬。受疫情影响,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期待通过超宇宙超越目前面对面交流的极限,让每个人都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互动。

对于一些公司或组织来说,可能并不需要加快“元宇宙”的建设,而是要顺应当前“元宇宙”的需求和趋势。但对于高校来说,尤其是在教学等方面,在我们目前所处的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更深层次的结合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思考“超宇宙”:能否利用好“超宇宙”等技术,开展相关研究,将技术更好地落地,从而改善人们的学习和生活。

今年7月,HKUST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展示了于9月开放的HKUST(广州)虚拟校园。

杜南:早在今年7月,香港科技大学就在Metauniverse建立了全球首个实体——数字双校区。这么早布局建设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徐斌:大概十年前,我们团队就开始构思未来十年应该做什么方向的研究,是继续之前的研究,还是寻找更有未来潜力的新的研究项目。之前做过计算机网络、数据科学、社交网络等方面的研究。当时看好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也就是和团队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也是今天发展超宇宙的基础工作。

近年来,由于技术发展和产业资本等因素,超宇宙的发展迎来了更好的契机。一方面,经过十年的研究,相关基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相对成熟,商用可穿戴设备在技术和价格上也有了保障;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有了网上交流或教学平台,但我们的教学和科研质量却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已于今年9月开学,两地师生的跨校园互动与交流也成为一种趋势

杜南:虚拟双校区建设进展如何?你希望元科大最终发展成什么样的形态?

徐斌:目前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例如,在HKUST(广州)的开幕式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多所知名大学的校长和管理层通过“元宇宙”参与庆祝,为HKUST(广州)的开幕送上祝福。

同时,我们还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了“超宇宙”教室,配备了传感器、动作捕捉高速摄像机、VR眼镜等设备设施。教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硬件开发实验和研究,另一部分用于上课。我们可以通过16个高速动作捕捉摄像头捕捉老师的动作和表情,并以虚拟人的形式展示出来。我们希望在这个教室里进行超宇宙教学的研究和演示,实现我们的“幻想”发展,通过不断的实验改进教学方法。

接下来,香港科技大学将建设同类型的教室。未来,两个校区的教授和学生将可以同时在两个平行空间的同一个教室里互动和参与。比如一个班,20个人可以坐广州,20个人可以坐香港,40个人可以通过Metauniverse一起上课。从2D到3D的技术转变将带来更多身临其境的效果。此外,我们还在开发一个完全虚拟的教室,一个支持200人同时和虚拟人一起上课的虚拟环境。

我们希望最终的效果是两个校区都有网上的数字双校区,师生可以跨校区自由走动交流,整体享受香港和广州的校园生活,依靠虚实融合的身份。此外,两个校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行政事务将变得更加方便。比如同时参加重要的仪式,可以虚拟和实体形式同时进行,也可以独立进行。

HKUST校园首个混合现实教室的想象。

杜南:建立一个中心,成立一个学院,并推出一个虚拟校园.国内高校的“超宇宙”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

徐斌:其实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推动元宇宙的建设。我觉得每一个趋势都需要谨慎对待。如果你过分跟风,你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事情。

其实“超宇宙”不仅仅是一个AR或者VR系统,更是一个网站或者一个平台。它的构建需要对计算机不同领域的深入了解,涉及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问题,对技术要求非常高。同时对计算能力要求很高,尤其是要将整个校园纳入“元宇宙”中。如何支持多人在线同时互动也是一个难点。此外,虚拟现实环境中的眩晕、内容创作、系统收集的隐私等问题。都需要考虑进去。

因此,我们需要从跨学科的角度来看待和规划元宇宙的构建。

HKUST(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的虚拟头像在虚拟校园的报告厅介绍学校情况。

杜南:在“元宇宙”之前,艾、等。也引起了热潮。在你看来,“超宇宙”的趋势也会来得快去得也快吗?对大学乃至整个中国的“元宇宙”建设有什么发展建议?

徐斌:区块链曾经有过很大的投资热潮。现在,热潮虽已退去,但区块链的技术和价值依然存在,甚至可以用于“超宇宙”的构建;当年的AI也很热门,经历了“冬天”,但其实很多有价值的AI研究都是在“冬天”中被发现的。所以对于超宇宙来说,投资热潮最终可能退去,但其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取决于此。

毫无疑问,很多高校投入建设“元宇宙”是一件好事,因为“元宇宙”教育平台的建立需要很多人的参与,而不仅仅是一个学校。

我对高校的期望是,与其像公司一样出于商业原因通过超宇宙赚钱,不如更多考虑超宇宙能否对社会产生好的影响。比如在构建元宇宙的过程中,学校需要考虑落地和应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技术问题。当潮水退去,仍然有技术可以保留,这样这些投资才能真正提高学校的教学。此外,元宇宙中的隐私保护、公平、伦理等问题也需要高校学术界共同探讨和推动,建立一个美好的元宇宙。

我们也希望通过元科大,以“元宇宙”为切入点,推动广东教育强省的发展。所以当我们的“元宇宙双校区计划”逐渐成熟的时候,我们也会把这个体系推广到其他学校,把我们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高校,以开放的态度邀请更多的学校参与到元宇宙的讨论和研究中来。

还是希望《超宇宙》能真正反哺社会,真正影响大家的生活。

采写:南都记者孙实习生通讯员洪克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玩大的

为您推荐

上海战略研究院|上海加快布局元宇宙“新赛道”的对策建议

一、全球元宇宙“新赛道”布局的“六大趋势” (1)顶层设计:国家争相出台扶持政策,重点成立行业协会等。 2020年以来,...

苹果进军元宇宙可能会撼动蓬勃发展的市场 但这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

Apple 近十年来首款突破性的硬件产品,预计将于6 月推出的混合现实耳机,应该会为疲软的Metaverse 市场振作起...

超宇宙在线展厅软件:足不出户享受3D数字世界

。 近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主办“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两岸青年创意设计展”,展示两岸青年以设计创意助力乡村振...

科幻作家刘洋推出《井中之城》 思考《虚拟宇宙》中庄子梦蝶的哲学问题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近日,电影《流浪地球2》的上映和电视剧《三体》的播出,再次将科幻话题推向新的热潮。 AI机器人参与原创...

美媒:超宇宙公司再次裁员1万人

据美联社报道,社交媒体脸书的母公司Metauniverse将再次裁员1万人,并且不会填补5000个空缺。这家先锋社交媒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